日前,商務部研究起草了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、報告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(以下簡稱《征求意見稿》),正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。2021年8月2日,在由中國綠發會政研室主辦的線上討論會上,“減塑撿塑”工作組負責人王豁代表該工作組就該征求意見稿提出了以下建議:
一、建議在【立法目的】中將“生態文明”、“碳中和”列入。
理由: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,要把碳達峰、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?!笆奈濉睍r期,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。本《辦法》作為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的一部分,應明確地將“建設生態文明”、“碳中和”等相關內容作為立法目的寫入。
二、建議將一次性杯子(塑料杯、帶塑料防水膜的紙杯)納入《辦法》管理。
縱觀本《辦法》征求意見稿中關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報告管理草案設計中,沒有納入“一次性杯子”的問題。事實上,一次性杯子(塑料杯、帶塑料防水膜的紙杯)在我國用量巨大、造成的污染和浪費嚴重,應納入本《辦法》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所謂“紙杯”很大程度是含有塑料成分的、回收率很低的一次性制品。紙杯中用來防滲的聚乙烯的高分子材料膜,也是塑料。據央視2019年底一篇《咖啡紙杯用完去哪了?紙質“杯具”環?!氨瘎 ??》報道,在一次性紙杯大量生產、使用的情況下,這些含塑料的復合材料的紙杯分揀的成本很高,事實上廣泛不被回收,最終淪為垃圾焚燒。因此,推動一次性塑料制品減量,應該將一次性杯子(塑料杯、帶塑料防水膜的紙杯)納入報告制度的管控范圍。
三、建議將“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”納入【立法目的】或【整體要求】的條文中。
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“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”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。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,鼓勵全民參與,是《辦法》的目的所在、也是保證其成功的重要保障。
四、建議將“展覽”改為“商務會展”。
在第二條【適用范圍】中,建議將“展覽等經營活動”改為“商務會展”等經營活動。因為會議產業是一個龐大的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行業,不應排除在此《辦法》的管制范圍外。綠色會議勢在必行,本《辦法》應予列入。
在第十六條【展覽】中,建議將“展覽”都改為“商務會展”(本段一共出現4處)。
五、建議將電商生鮮單獨列出,并將保鮮膜、泡沫包裝盒列入要求報告的內容。
電商生鮮是塑料制品的大規模使用者。在本建議稿中,完全缺乏對于生鮮電商、冷鏈運輸的規定。第21條中,建議將“生鮮電商”與“外賣平臺”分別單獨成段列出。
對于“生鮮電商”,除了報告第一段列出的內容外,還應報告:保鮮膜的使用量;泡沫包裝盒的使用和回收情況。
六、建議在【第四章 監督管理】中加入公眾、社會組織的監督和參與的角色。
在塑料污染治理中,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,需各方力量共同參與、形成治理合力。在征求意見稿的第四章【監督管理】中,搜索“公眾”、“社會組織”檢索結果都為0。在征求意見稿中,這一整章缺失的公眾、社會組織的角色,應該補充進去。建議加入“鼓勵公眾和社會組織監督”;建議寫入“公布舉報電話”;在這一章中明確“針對損害環境公共利益的行為,鼓勵社會組織開展環境公益訴訟?!?/span>